德國首次資助公眾科學研究項目
2016-10-10 19:00 來源:《科技政策與咨詢快報》
8月16日,德國聯邦教研部發布公眾科學科研項目資助指南[1],這是教研部首次資助公眾參與研究的科研項目,目的是加強公眾和科研人員間的直接交流,進一步發展和加強公眾科學領域。
此次資助針對公眾或民間社會組織代表與高校和科研機構科研人員合作發起的科研項目。項目應面向社會重大問題,例如可持續發展和環境研究、健康研究、數字化和工程科學、以及人文社會科學等。研究領域沒有限制,為開放式課題資助。公眾在整個研究過程以及在規劃和實施的不同階段可參與課題的立項、數據采集、研究、以及研究成果傳播。僅把公眾看作研究對象或數據源,而沒有充分利用公眾的專業知識的項目將不予資助。評估項目草案時也將考察項目對發展公眾科學及其方法論做出的貢獻、項目設計的互動性,公眾和科研人員是否在項目中有持續的交流。資助申請由高校和科研機構提出,項目資助期限為3年。教研部為此將在2017-2019年投入400萬歐元。
公眾科學是指將沒有固定科研機構從屬的普通公眾或民間社會組織納入到相關工作的科學研究。目前德國聯邦教研部資助的兩個主要公眾科學項目是:一是通過官方網站建立聯系,介紹新的科學發展和項目;二是公眾科學對話論壇,由來自科技界、教育界、政府、以及社會相關主體參與,對話結果將形成的“德國公民科學戰略2020”。
(葛春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