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經驗式 偏學術,智庫研究該如何科學發展?
潘教峰表示,當前,我國智庫研究存在以下不足:經驗式,往往高度依賴研究者和專家的個人經驗;零散的、隨機的,智庫研究課題存在分散、碎片化的問題,問題的選擇和方法路徑具有比較大的隨機性,缺少從決策需求中凝練出的真問題,缺少成果規范,系統性、整體性不足;偏學術,我國智庫學者大多分布在高校、科研院所或直屬于決策部門的研究機構,決定了智庫研究大多偏學術性,距決策實踐還有較長距離等。
“隨著政策領域面臨的問題愈加復雜而交匯,政策產生的影響更加廣泛而深遠,當前研究現狀逐漸不能慢則科學決策需要,智庫研究亟需轉變。”潘教峰說。
潘教峰認為,智庫雙螺旋法是推動智庫科學化發展的奠基性工作。他解釋說,智庫雙螺旋法在問題導向、證據導向和科學導向下,始于研究問題,終于解決方案,形成外循環和內循環的整體體系。
具體來講,其包含“過程融合法”和“邏輯層次法”2?個循環迭代的螺旋結構, 其中,外循環是指從整體角度分析智庫研究的“解析—融合—還原”過程,以及智庫研究的知識層根基;內循環包括基于?“收集數據—揭示信息—綜合研判—形成方案”(DIIS)的過程融合法和基于“機理分析—影響分析—政策分析—形成方案”(MIPS)的邏輯層次法,由此構成“雙螺旋”,分別從研究環節和研究邏輯角度描述智庫研究的循環迭代、螺旋上升過程。
“智庫科學發展需要具有共識性的理論方法,以期刊為載體,形成研究范式和學術共同體。”潘教峰強調。
為促進我國智庫研究的科學化發展和智庫研究共同體形成,展示智庫研究多學科、多領域、交叉融合的特征,戰略咨詢院、愛思唯爾出版集團、中國知網聯合開展了《智庫期刊群(1.0版)》的遴選工作。利用智庫雙螺旋法產生的關鍵詞集,匹配期刊數據庫,通過相似度定量計算和專家定性研討,經過多方面的交叉驗證,遴選出英文期刊66種和中文期刊62種入選智庫期刊群(1.0版)。入選期刊可被認為是智庫研究的代表性期刊。
與會專家認為,《智庫期刊群(1.0版)》的發布,對以智庫期刊群凝聚學術共同體,促進智庫科學化發展意義重大。